时间:2023-06-01 01:53:05 | 浏览:68
国内首次!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金斑喙凤蝶雌蝶被成功育出
8月27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区金斑喙凤蝶繁育研究基地传出喜讯,继2020年人工首次成功野外放飞2只金斑喙凤蝶后,该基地今年8月成功羽化出了2只金斑喙凤蝶,其中1只为雌蝶。这次利用人工技术成功保育出金斑喙凤蝶雌蝶,在国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金斑喙凤蝶被誉为昆虫界的“大熊猫”,有“梦幻蝴蝶”“蝶中皇后”和“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美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生存数量非常稀少,极少被人发现。
金斑喙凤蝶在我国分为四个地理亚种:指名亚种、武夷亚种、广西亚种、海南亚种。井冈山分布种的发现在罗霄山脉是首次记录,因其科研个体数量稀少,目前暂未鉴定亚种。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金斑喙凤蝶曾在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而且是雌性,非常稀少,很难见到。(此前报道:大明山发现“世界动物活化石”!)
据了解,金斑喙凤蝶雌性和雄性的比例约在1:50到1:200之间。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南宁广播电视台
来源:科学辟谣
4月12日,记者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工作人员在大明山保护区开展珍稀植物资源调查时,再次监测到大明山特有物种——大明山天麻。据介绍,大明山天麻是2013年首次发现,并于2014年发表的新物种,属于兰科天麻属植物,生于海
4月12日,记者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工作人员在大明山保护区开展珍稀植物资源调查时,再次监测到大明山特有物种——大明山天麻。据介绍,大明山天麻是2013年首次发现,并于2014年发表的新物种,属于兰科天麻属植物,生于海
国内首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雌蝶被成功育出。8月27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区金斑喙凤蝶繁育研究基地传出喜讯,继2020年人工首次成功野外放飞2只金斑喙凤蝶后,该基地今年8月成功羽化出了2只金斑喙凤蝶,其中1只为
国内首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雌蝶被成功育出8月27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区金斑喙凤蝶繁育研究基地传出喜讯,继2020年人工首次成功野外放飞2只金斑喙凤蝶后,该基地今年8月成功羽化出了2只金斑喙凤蝶,其中1只为雌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被网友戏言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成为老虎、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呢?熊猫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别看熊猫怂,人家祖上是实打实的食肉动物,过去曾经也像老虎、豹子一样凶狠的很,而且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特征。比如: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看
来源:人民网微博 重播
2021年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其中有部分是来自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但更多的是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大熊猫生
摄影:张志和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苟春近些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无数人喜爱,看熊猫成了来四川必不可少的一项行程。而大熊猫为何总爱在四川“住”呢?记者搜索发现,现生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
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群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生物种类非常多,例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物种群,在世界都是特有生物了。而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稀缺生物种群,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态系统真的是变好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曾经我们要看到一次稀缺生物是
大熊猫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不过7月以来,大家对大熊猫的一个“降级”事件引发了热议,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大熊猫已经失去“地位”,会不会连国宝“地位”都保护住了,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呢?确实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如
同样是熊猫租借日本,,为什么唯独香香是顶流?人气比首相还高,备受日本民众追捧?2017年6月12号,熊猫香香出生,呱呱坠地的它全身粉嘟嘟,小小一只躺在毛毯上,一个月后身上的毛发变得黑白分明,体重三斤多,如今五年过去,曾经能双手捧起的小疙瘩,
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被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为广西留下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广西秀丽的山水让他钟情之深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2022年“中国旅游日”暨“广西人游广西”活动启动141项
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被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为广西留下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广西秀丽的山水让他钟情之深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梁灿芳 摄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