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4:24:15 | 浏览:33
新华社东京2月20日电(记者姜俏梅 李光正)过去12年来,只要东京上野动物园不闭园,就风雨无阻进园拍摄大熊猫,并把海量图片发到网上供全球“熊猫粉”欣赏。这是怎样一个人,对熊猫如此痴迷?
近日,新华社记者与这位日本“每日熊猫”网页博主“熊猫氏”相约,记录了他的“熊猫缘”。
2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熊猫迷高氏贵博准备用相机记录当天的“香香”。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动物园9点半开门后,游客跟随工作人员直奔大熊猫“仙女”和双胞胎幼崽的展馆。高氏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利用短短两分钟的停留时间对着大熊猫一通连拍。 熊猫爸爸“比力”的室外展区一般不需排队。当天,“比力”时而坐在薄薄积雪上旁若无人地嚼竹子,时而在雪中爬上爬下。高氏贵博用围巾包裹住拍摄器材以防被雪打湿,在人群中穿梭寻找合适机位,还不时与相熟的其他摄影爱好者打招呼。 为了能多拍些照片,高氏每天要到熊猫馆外排队三四次,每次至少要等40分钟。上野头号动物明星是“仙女”之女“香香”,加之它定于2月21日启程回中国,近期很多游客前来告别,排队时间更长。 高氏贵博(右)在上野动物园拍摄熊猫。新华社记者姜俏梅摄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从凌晨5点开始排队,动物园开门后还要在熊猫馆外继续排队3个小时。”高氏贵博当天在寒风中等了7个半小时才见到“香香”,尽管只有三两分钟,“只要能看上一眼,我也觉得幸福。” 这也是千千万万“香香粉”的心声。 转角遇到“真爱” 高氏贵博与熊猫的“情缘”始于2011年。当年2月,中国大熊猫“比力”和“仙女”入住东京上野动物园。8月的一天,他在上野公园附近打发时间,顺道去看大熊猫。不曾想这个不经意的决定让他从此变身“熊猫迷”。 “太可爱啦,造型也很有趣,活得那么悠然自得”“熊猫太有魅力,每天都会有新发现,见的次数越多越让人着迷”“每天表情不同,根本看不够”……一个月后,高氏决定创建“每日熊猫”博客,“把看到它们的这份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高氏贵博最初目标是坚持半年,逐渐变成一年……截至2月20日,他在不到12年里坚持拍摄熊猫多达3139天。除了上野动物园例行休息和因新冠疫情关闭340多天,以及自己女儿出生等特殊的几天,“熊猫氏”的身影每日都出现在上野动物园。 日本熊猫迷高氏贵博创建的“每日熊猫”博客。网络截图 在上野动物园不开门的日子里,高氏有时也会来到动物园门口,拍一张大门紧闭的图片传到网上,附字“今日休园”。 “我想离熊猫近一些,一想到能和它们呼吸同样的空气就感到幸福!”他说,“在我心里大熊猫就是我的家人,只要上野动物园有熊猫,我就会永远坚持下去。” 他一般从当天拍摄的5000到1万张照片中筛选出约200张用于更新博客,剩下的大量照片全部留存。“只要上面有熊猫我就不舍得删,即便是拍摄失误没有对焦,一想到如果删了此生便不会再见,就会觉得那一瞬也很珍贵。”他指着桌面下方整齐码放的厚厚一摞硬盘说,“按一天5000张算,这些年下来应该有1000多万张吧。” 对大熊猫的这份执着,也曾让他错过家人的重要时刻。妹妹当年在冲绳举办婚礼,这位长兄因为路途远怕耽搁拍摄熊猫,只好对妹妹说“实在对不起”。“我也觉得自己有点怪,”高氏笑着说,能坚持到今天多亏有家人和公司的理解。 要去中国“探亲”! 与大熊猫相遇后,高氏贵博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以前他的人生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经常在公司忙到半夜。如今的他每天一大早出门拍照,精神饱满地回到公司。“托熊猫的福,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通过拍摄熊猫还能交朋友、涨知识,身体也变得更健康,总之尽是好事。” 这是2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香香”。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因为熊猫,他对中国有了更多关注。由熊猫生活环境入门,他逐渐了解到中国概况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他最近与上野附近一家商场合作举办“香香”摄影展,从10万张照片中挑选出920张,记录截至去年11月他与“香香”的920次见面。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人们或掏出手机拍摄,或驻足凝望,仿佛要把“香香”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2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游客排队等待与大熊猫“香香”告别。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高氏还出版过大量“香香”相关书籍、影集、明信片、挂历等,所得稿酬绝大部分都捐赠给相关基金会,用于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保护。此外,“每日熊猫”谢绝一切广告,因为高氏把熊猫看作家人,不肯利用熊猫赚钱。 “‘香香’和我女儿差不多大,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它在日本生活5年多,给了我们很多幸福,我想对它说声谢谢,希望它能作为和平象征成为日中两国的纽带。”从来没去过中国的他期待着早日去中国“探亲”,“马上就想去!”(参与记者:张笑宇;编辑:马晓燕、孙浩、孙硕)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来源:科学辟谣
重播
新华社东京2月20日电(记者姜俏梅 李光正)过去12年来,只要东京上野动物园不闭园,就风雨无阻进园拍摄大熊猫,并把海量图片发到网上供全球“熊猫粉”欣赏。这是怎样一个人,对熊猫如此痴迷?近日,新华社记者与这位日本“每日熊猫”网页博主“熊猫氏”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被网友戏言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成为老虎、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呢?熊猫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别看熊猫怂,人家祖上是实打实的食肉动物,过去曾经也像老虎、豹子一样凶狠的很,而且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特征。比如: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看
来源:人民网微博 重播
2021年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其中有部分是来自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但更多的是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大熊猫生
摄影:张志和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苟春近些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无数人喜爱,看熊猫成了来四川必不可少的一项行程。而大熊猫为何总爱在四川“住”呢?记者搜索发现,现生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
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群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生物种类非常多,例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物种群,在世界都是特有生物了。而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稀缺生物种群,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态系统真的是变好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曾经我们要看到一次稀缺生物是
大熊猫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不过7月以来,大家对大熊猫的一个“降级”事件引发了热议,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大熊猫已经失去“地位”,会不会连国宝“地位”都保护住了,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呢?确实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如
同样是熊猫租借日本,,为什么唯独香香是顶流?人气比首相还高,备受日本民众追捧?2017年6月12号,熊猫香香出生,呱呱坠地的它全身粉嘟嘟,小小一只躺在毛毯上,一个月后身上的毛发变得黑白分明,体重三斤多,如今五年过去,曾经能双手捧起的小疙瘩,
张若琳 封面新闻记者 张旋成都网红熊猫打卡点位,每天都是大排长龙,今天在这里分享3个不用排队的点位,半个小时就能拍完,拥有绝美旅行大片。第一个点位: 7层雕塑庭院如果和我一样不想排队打卡, 那么可以在熊猫侧面水池拍。除了和熊猫打卡,现在IF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大熊猫“丫丫”已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并得到了园方有针对性地饲养护理、医疗保障及营养健康照料。据悉,“丫丫”回来后,北京动物园现共有11只熊猫。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物园管理处为国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4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或者说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的野生群落只存在于我国,国人也都非常喜爱这种动物,因此它也是“国宝”动物,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了。我国对大熊猫的关爱与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我国的大熊猫(野生和豢
新华社东京2月19日电 通讯:“‘香香’再见,我们会去中国看你的!”——日本民众与大熊猫“香香”依依惜别新华社记者姜俏梅 张伊伊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东京上野动物园入口附近一株樱花迎风绽放。19日,上野动物园显得格外拥挤,因为当天是生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