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4:17:00 | 浏览:3
2020年11月4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拍摄的大熊猫。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1869年,春天降临到四川盆地西沿雅安宝兴县的崇山峻岭中。一个中年外国人匆忙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他就是来自法国的传教士戴维,同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的探索者。 在完成当天考察工作返回教堂的途中,一位当地百姓邀请戴维到家里做客,就在这户人家里,他发现了一张有着黑白颜色的不曾见过的动物毛皮。凭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戴维判断这可能是一个不曾为自然科学领域所知晓的新物种。 后来,戴维获得了第一只成年大熊猫,并将它制成标本后送到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至此,这个仅存于中国西南地区山林之中的神秘物种,终于被世界“发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熊猫保护翻开了新的一页。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立,用大熊猫图案作为会旗和会徽,同时将大熊猫视为世界野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的保护受到全世界普遍认同。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大熊猫建立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2月25日正式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我国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7处,有效保护了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2016年12月,我国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一场由国家主导、关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最高级别的保护就此拉开序幕。 “大熊猫国家公园覆盖了大熊猫分布区内的大面积栖息地与潜在栖息地。我们通过机构整合、体制创新等途径,在整合原有各类保护地的基础上,努力维护一个范围更大、完整性更强的生态平衡,让大熊猫能更好地栖息、生存和繁衍。”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向可文说。 2020年11月4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拍摄的大熊猫。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攻克了大熊猫繁育“三难”,实现了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底,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到633只。开展了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培训和野外小种群复壮工作,累计将11只大熊猫放归自然,成活9只。 尽管大熊猫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大熊猫所受到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不可忽视。如栖息地破碎化导致种群隔离依然是重大挑战,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大熊猫疾病防控水平和能力、大熊猫保护管理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第六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就宣布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引起了学界、管理部门及媒体等的高度关注。而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也是2015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大熊猫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大熊猫保护成绩的认可。”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熊猫保护级别不会降低,保护力度不会减弱,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濒危物种保护的旗舰种和伞护种。“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按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的保护要求,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
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大熊猫“丫丫”已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并得到了园方有针对性地饲养护理、医疗保障及营养健康照料。据悉,“丫丫”回来后,北京动物园现共有11只熊猫。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物园管理处为国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40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被网友戏言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成为老虎、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呢?熊猫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别看熊猫怂,人家祖上是实打实的食肉动物,过去曾经也像老虎、豹子一样凶狠的很,而且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特征。比如: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看
来源:人民网微博 重播
2021年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其中有部分是来自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但更多的是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大熊猫生
摄影:张志和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苟春近些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无数人喜爱,看熊猫成了来四川必不可少的一项行程。而大熊猫为何总爱在四川“住”呢?记者搜索发现,现生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
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群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生物种类非常多,例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物种群,在世界都是特有生物了。而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稀缺生物种群,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态系统真的是变好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曾经我们要看到一次稀缺生物是
大熊猫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不过7月以来,大家对大熊猫的一个“降级”事件引发了热议,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大熊猫已经失去“地位”,会不会连国宝“地位”都保护住了,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呢?确实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如
同样是熊猫租借日本,,为什么唯独香香是顶流?人气比首相还高,备受日本民众追捧?2017年6月12号,熊猫香香出生,呱呱坠地的它全身粉嘟嘟,小小一只躺在毛毯上,一个月后身上的毛发变得黑白分明,体重三斤多,如今五年过去,曾经能双手捧起的小疙瘩,
重播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或者说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的野生群落只存在于我国,国人也都非常喜爱这种动物,因此它也是“国宝”动物,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了。我国对大熊猫的关爱与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我国的大熊猫(野生和豢
中国绿色时报邀请您收听——生态系列节目之珍稀动物总动员:大熊猫。大熊猫身材圆圆滚滚,内八字行走,憨态可掬。它体色黑白相间,脸上永远挂着大大的黑眼圈,据说一生的梦想是照上一张彩照。大熊猫的学名其实是“猫熊”,意思即为“像猫一样的熊”, 因为它
12月15日中午,北京动物园大熊猫萌兰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出圈”,自行爬到了运动场外的缓冲区,惹得游客纷纷围观。好在缓冲区与游客完全隔离,饲养员用食物引诱萌兰回到兽舍,熊猫状态良好,动物园表示将尽快改造运动场,不再给萌兰可乘之机。市民刘先生目
文/君剑冬奥期间,“冰墩墩”火遍全球,美国运动员也对这种以大熊猫为模型的吉祥物十分喜爱。然而,美国个别媒体政客,却开始拿大熊猫说事,企图污蔑“熊猫外交”。这些恶意炒作,导致美国网民也出现了担忧的声音。(美国运动员和“冰墩墩”合影)《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