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3:59:11 | 浏览:4
我超凶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而四体不勤的大熊猫似乎正挑战着这一法则。
但其实,外表憨厚的熊猫在被人类收编前一直都是凶悍地存在。
大熊猫在国内最早的读法是“猫熊”,基因测序表明它属于食肉目的熊科动物。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朗读方式由直书的从右往左,改成了横书的从左往右。在一次四川的博物馆展览中,阅读习惯尚未调整的游客将“猫熊”两字从右往左读变成了熊猫,就误打误撞成了现在的读法。
熊猫的战斗力并不弱,古人早已把它归类为猛兽,神话传说中蚩尤的坐骑就是熊猫。
熊猫咬合力强但捕猎技巧弱,生性不好斗,所以很少见到它凶猛的一面。
咬合力是衡量动物杀伤力的指标之一,指的是动物为了嚼碎撕裂硬物的上下裂齿的力量大小,熊猫咬合力在食肉目动物中位列第五,力敏电阻数据显示熊猫的最大咬合力为1850牛顿,接近狮子。
但咬合力并不等于战斗力,凶猛的野兽主要依靠捕猎技巧对其它动物产生威胁。
例如猎豹捕猎时会撕咬猎物的喉咙,这个部位不需要多大的咬合力就能致命;鳄鱼咬住猎物会拖入水中翻滚,利用身体增加牙齿的撕裂能力;鲨鱼锯齿状的牙齿可以更好地切割猎物,这些因素都不仅仅是咬合力那么简单。
熊猫能生存百万年,因为它本身就是野兽
通过碳14定年法测定化石,显示熊猫最早存在于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这时期人类才刚和猿类从进化上分道扬镳,熊猫就已经存在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几乎没有天敌。
成年雄性熊猫的站立身高可达1.8米,体重250斤,单挑几头狼没问题。2011年,四川平武县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撕食牛羚尸体,大快朵颐的场面。
大熊猫攻击饲养员和游客的案例并不少,2016年12月17日,四川的天台山野化培训中心,进行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喜妹”袭击了饲养员,送医检查发现饲养员的双手腕骨被咬断,左手掌约三分之一被咬掉,四肢肌肉都被严重咬烂,前后输血共4000cc。
在被人类收编后,圈养大熊猫朝着与野生熊猫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性格变得更温顺,锋利的獠牙和爪子也只作为进食和攀爬的工具,攻击性大大减弱,更多时候它们只需要卖萌,像个懂事的孩子。
熊猫能生存百万年而不灭绝的另一大原因是改吃素,这也让人产生熊猫不是野兽的错觉。
物种灭绝往往与气候和食物有关,258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生物栖息地减少,许多动物遭到灭顶之灾,此时冰川运动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寒流到达秦岭被阻挡,东南暖湿气流使秦岭南坡变得宜居,这也成为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场所,包括熊猫。
为了生存,熊猫不得不由吃肉改为吃素,最终选择了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竹子。
人类能够尝到肉味,觉得肉比蔬菜好吃,是因为我们味蕾上存在一种鲜味受体Tas1r1基因,熊猫同样如此。但熊猫的Tas1r1基因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变成了无法正常编码蛋白质的假基因,熊猫从此对肉类食之无味,因而以竹子作为主食,它们的臼齿逐渐变大,适于磨碎竹纤维。
竹子占了大熊猫食物量的99%以上,但大熊猫体内并没有消化竹子纤维的基因,只能依靠肠道菌群消化,消化率只有17%。因此,大熊猫每天都需要排便几十次,为了补偿供能效率低的问题,熊猫每天有55%的时间在进食。
竹林不仅可以作为熊猫的食物,有时也能成为避难场所,遇到更凶猛的动物,它们会躲在错综复杂的灌丛和竹林或是爬树躲避。
野生熊猫的繁殖能力并不弱,和同属熊科的棕熊差不多,种族能延续百万年也不奇怪,繁殖能力弱的是圈养大熊猫。
1972年赠与美国的一对大熊猫,在10年里产下的五只幼崽全部夭折。圈养熊猫的繁殖需要人工干预,即便这样繁殖率也不高,所以印象中熊猫似乎非常“脆弱”,随时可能灭绝。
野生熊猫的户外领地大,繁殖期时会聚到一起实行群婚制,几只雄性相互竞争,雄性和雌性都可与多个异性交配,繁殖能力并不弱。而圈养大熊猫实行婚姻包办,不容易找到合适配偶,并且母熊猫发情期短仅两天,不少圈养熊猫天生失去一些能力,雄性还需要学习交配,这是圈养熊猫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
2000年之前的数据显示,野生大熊猫成年后的繁殖比例超过95%,而圈养大熊猫为26%。
自然环境并未将熊猫吓跑,反倒是人类活动导致熊猫变成濒危物种。
几次冰期结束后,熊猫栖息范围很快恢复,5000年前在广西来宾,骨骼和陶片证实大熊猫曾和人类在同地点生活过。然而随着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开始,高海拔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原始林地被开垦,森林竹林被毁,熊猫栖息地减少最终导致大熊猫数量减少。
我超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而四体不勤的大熊猫似乎正挑战着这一法则。但其实,外表憨厚的熊猫在被人类收编前一直都是凶悍地存在。大熊猫在国内最早的读法是“猫熊”,基因测序表明它属于食肉目的熊科动物。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朗读方式由直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大熊猫“丫丫”已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并得到了园方有针对性地饲养护理、医疗保障及营养健康照料。据悉,“丫丫”回来后,北京动物园现共有11只熊猫。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物园管理处为国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40
最近,一组照片在网上火了微博话题#熊猫难道不害怕吗#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据博主@吃不胖的小5为了将参与野化的熊猫记忆里“去人类化”工作人员穿上熊猫套装和熊猫进行亲密接触照料他们的日常但是画风是这样的(请大家先做个心理准备)前 方 高 能崽你等下
来源:科学辟谣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或者说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的野生群落只存在于我国,国人也都非常喜爱这种动物,因此它也是“国宝”动物,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了。我国对大熊猫的关爱与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我国的大熊猫(野生和豢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大多数鱼友对于银龙鱼的饲养水质和水温总是举棋不定,不知道网上的众多说法哪一个正确,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银龙鱼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习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银龙鱼分布在亚马逊河分支流域的灌木丛生地带,这些地方水域开阔,水生植物茂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慧婷“2011年买的一套熊猫金币,价格已经翻倍了。”近来,不少投资者抄底黄金。除了常规的金条和金饰之外,金币也受到不少投资者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比如前阵子刚发售的2023版熊猫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购买。熊猫兄妹
2023年版熊猫金银纪念币今天也发布了发行公告关于2022年10月26日发行,2023年版熊猫金银纪念币,一套14枚,其中金币9枚,铂金币2枚,银币3枚。2023年版熊猫金银纪念币14个版别发行量分别是:30克普制金币,发行量1000000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以国宝为币面图案的熊猫币已成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标志性和支柱型产品。熊猫金币自1982年发行以来已有40年的历史,其以选题独特、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成色标准、规格齐全、自成系列、兼具投资性与纪念性双重属性等特点屡获大奖,同
金秋送爽,国庆将至,喜悦的气氛日渐浓郁。看!我们的“熊猫银币彩蛋”已经换上了国潮盛装,带着一颗“中国心”隆重登场。还有广受大家喜爱的中国熊猫金币发行40周年异形纪念章也换上“银装”闪亮回归!2022版熊猫银币彩蛋(国潮版)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
熊猫,其黑白相间的毛色和憨态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说到熊猫,那绝对是纪念币收藏界的“大咖”级明星!2022版熊猫银币2022版熊猫银币共发行3个规格,之前预定了30克普制熊猫币,还有150克银币和1公斤银币,是精制币,发行量少
前言熊猫纪念币是每年都会发行的,一般分为金银两种材质,所以也被大家称为熊猫金银币,熊猫纪念币其实也是属于我国的一种贵金属投资币,毕竟是金银材质的,并且熊猫银币也是国际六大投资银币之一,价值虽然不高,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值的,因此也有很多朋友
猫眼按:前一阵子熊猫金币广告登上了央视频道,猫眼在朋友圈看到收集不同领域的泉友都纷纷转发,表达兴奋之情。虽然猫眼不收熊猫币,也很是为熊猫币这种市场推广感到高兴——让钱币收藏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好事。当时猫眼就想写点什么,但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