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活化石多了,为什么大熊猫能成“国宝”?

时间:2023-06-01 03:03:22 | 浏览:4

-风物君语-什么“国宝”?说是“宇宙宝”也不为过呀!如果找一种动物来代表中国,可能是“龙”;如果找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那无疑是大熊猫。黑与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太极阴阳,也是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物种的专属配色。最可爱的国宝长久以来,“国宝”大

-风物君语-

什么“国宝”?

说是“宇宙宝”也不为过呀!

如果找一种动物来代表中国,可能是“龙”;如果找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那无疑是大熊猫。黑与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太极阴阳,也是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物种的专属配色。

最可爱的国宝

长久以来,“国宝”大熊猫一直担任着中国的形象大使。全球范围内,没有大熊猫入住的动物园绝称不上是世界顶级动物园,从奥运福娃“晶晶”到好莱坞的功夫熊猫“熊猫热”风靡世界,从未降温

熊猫征服成都

如果你和一群老外聊四川,他们可能对川菜、火锅兴趣寥寥,但若提起大熊猫,他们会一下围坐过来,两眼放光地问这问那。其实熊猫并不止生存于四川,也分布在甘肃、陕西。相比于熊猫对我们所作的贡献,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太少太少。

瞧谁那熊样?

  • 大熊猫、小熊猫、大猫熊?

大熊猫是猫还是熊,好像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拿黑熊、中华田园猫和大熊猫比一比似乎就明白了。但若是黑熊、猫和小熊猫呢?甚至再加一只浣熊?好像就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冒充熊猫的松狮犬

现在的熊猫多特指大熊猫,而最初,“熊猫/猫熊”的名字却只属于小熊猫,后者被认为是介于熊与浣熊之间的新物种。19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接触到了“黑白熊”,当时的动物学家认为它的头骨构造、齿列、脚掌多毛等特点和红猫熊(小熊猫)相似,命名为“猫熊属的”。于是熊猫便有了大、小之分,以至于现在的人不得不拗口地称呼“小的大熊猫”为大熊猫幼崽

小熊猫

大熊猫与小熊猫有相似的外观、生活习性(比如吃竹子)以及地理分布,甚至在动物园里也是好邻居。但这两个可爱的大/小家伙在科学上可不好分类,有人说同属熊科,有人说同属单独的熊猫科,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大熊猫应归为熊科,小熊猫则单独列为小熊猫科,与美洲的浣熊亲缘关系最近。

浣熊

“熊猫”之名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大熊猫的拉丁文直译是大猫熊,今天台湾地区仍这么称呼。抗战期间,重庆曾在一次展览上展出大熊猫标本,工作人员按照西文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写下了拉丁文名,又依旧时中文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写下了“熊猫”,于是造成了游人和媒体的误读,反倒是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可爱即正义。供图/soojif

单从语感上说,“熊猫”比“猫熊”听上去就可爱;而在英文世界,尽管一般承认熊猫不属于“小熊猫科”了,但还是保留了panda的名字,听感自然也是比某某bear萌得多的多。

  • 熊猫不发威,你当我是吃素的?

大熊猫是熊,虽然平日里99%的食物都是竹子,但它们却是实打实的食肉目动物,消化道很短,类似于豺狼虎豹,和其他“素食者”相去甚远。

▲ 我知道你能盯着我看一整天,保存下来就继续往下翻吧。供图/soogif

改吃素或许是“适者生存”的原因,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大熊猫从竹子中获取了大量的蛋白质,能量占比其实和吃肉是差不多的。大熊猫是吃竹子的专家,它们只吃约27种竹子,各个季节选取的部位还不相同,尤其愿意吃蛋白质含量高的种类或部位。看着在吃素,其实在“吃肉”!

强大的咬合力

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进化出了一系列“吃饭工具”,比如五个手指外还有一个“伪拇指”——实际上是腕骨发育成有皮毛而没有爪的假拇指,便于更好地抓取竹子。竹子质地坚硬,所以需要坚硬的牙齿和强大的咀嚼肌,这也让熊猫脑袋大、脖子粗,成了最可爱的肉食者。同时,为了防止被竹片刮伤,大熊猫的胃壁也变得更加厚实。

说谁脑袋大?

竹子是高纤维食物,而大熊猫的牙齿和消化道由于保持了肉食动物的构造,消化效率低,营养吸收慢,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不停地吃吃吃。科学家曾观察过一只成年大熊猫:48小时内,这只大熊猫花了25小时吃竹子,吃了154千克,还边吃边拉了96次,一共排了85千克便便,那是相当吃苦、相当勤粪!

环球旅行:“国宝”如何征服世界?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物种,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但这样的“活化石”中国上还有不少,为什么偏偏大熊猫成了“国宝”?

历史上,大熊猫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中部、南部地区,北及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泰国、缅甸北部地区。由于古代人信息沟通不便捷,常常以讹传讹,所以疑似大熊猫的名字在文献里有好几种,比如貔貅、貘、驺虞……而同一名字又可能被指代多种动物。《诗经》里说驺虞“白虎黑纹,不食生物”,大概是熊猫本熊了。

野生的秦岭大熊猫

古籍中,那些“疑似熊猫”可能是用于部落战争的猛兽,可能是皇帝的禁苑里的观赏物,也可能把它们的毛皮用作赏赐大臣的礼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终缩小到四川盆地和秦岭一带的高山深谷中。

所以,当1869年法国传教士(同时也是业余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宝兴的山区发现“黑白熊”,并把它介绍给世界时,别说震惊外国人了,大多数中国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一神奇动物。之后的数十年,正值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大熊猫成为西方探险家猎杀的对象,与四万万中国人共同受难。

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熊猫夫人”露丝·哈克尼斯和第一只留洋熊猫“苏琳”。 图/《The

1941年,抗日战火中的中国政府为感谢美国在医疗、食品等方面的援助,将大熊猫“潘达”“潘弟”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由此开启了中国独特的外交模式——熊猫外交。1955到1982年期间,有24只大熊猫走出国门,作为新中国的形象大使,肩负起外交使命。1972年,尼克松访华,大熊猫“玲玲”和“欣欣”来到美国,更是推开了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大门……

熊猫大使

“白送”的好日子在1982年终结,此后发展为租借模式。目前,中国已与世界12个国家的14家动物园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共有40只中国籍大熊猫(包括它们的幼崽)生活在海外。租借方每年需向中国支付50-100万美元的租金;租借大熊猫每产下一只幼崽,租借方需支付中方60万美元,幼崽属于中国,且在3岁以后必须回国……

旅德大熊猫“梦梦”的5岁生日

即使面对“不平等条约”,世界各国依然热情不减。为了能把熊猫带到荷兰,当地政府整整准备了16年,历经三个首相,往返中国20多次。2017年,大熊猫“武雯”和“星雅”入住荷兰欧维汉兹动物园斥资700万欧元打造的奢华熊猫馆Pandaisa。而租借费、建造费、生活成本加起来,这个动物园不到两个月就能回本。日语里专门有“揽客熊猫(客寄せパンダ)”一词,要不是为了看熊猫,谁上动物园啊?

听说下辈子你想做熊猫?

除了吃就是睡、就是拉,靠卖萌躺着也能成为被追捧的明星,下辈子做熊猫挺好,可能是多数人的心愿。事实上,熊猫的一生要比我们想象中辛苦得多

  • 熊猫宝宝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一只熊猫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诞生,比如圈养熊猫的交配就比较“困难”。脱离了野外雄性争斗、获得交配权的生活习惯,单纯把两只熊猫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能是没有爱情的“动作片”。最著名的例子是伦敦动物园的“姬姬”(同时也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的原型)与莫斯科动物园的“安安”在20世纪六十年代失败的联姻,两只熊猫互相看不对眼,并且大打出手,成为冷战历史的尴尬插曲。

下面两张图 小朋友们非礼勿视哈

一只野生大熊猫的势力范围大概是4-7平方千米,实际上每天活动半径也就500米,“孤岛”生活导致的近亲繁殖,成为熊猫繁殖能力衰退的一大原因。圈养熊猫就更是如此,现在圈养的群体里,有四分之一、超过130只熊猫都是已故大熊猫“盼盼”的后代。为此,中国在1990年成立“大熊猫繁殖研究攻关组”,十余年后攻关成功,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稳步提升,方式则比较直接——人工授精

在工作人员注视下交配

其实,大熊猫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心寡欲,曾有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到一直雄性大熊猫在与雌性“圆房”的过程中,70分钟内爬跨了42次,其中39次都成功了。同样令人惊奇的还有择偶时的“比武招亲”,两只雄性大熊猫要为爱决斗,雌性大熊猫则在一旁观战(比如挂在树上),发出“咩咩”的诱惑助威声,性致盎然。

不好意思打扰了,只是你们那个啥以前我就在树上了。供图/soogif

  • “熊生”亦是如此的艰难

从熊猫妈妈3到10个月不等的怀胎到幼崽降生,一段艰难的“熊生”这才开始。

刚出生的熊猫幼崽

新生的熊猫宝宝平均体重只有120克,而成年熊猫体重则是80-120千克,几乎要成长1000倍。不仅如此,新生的熊猫“眼睛”是没有视力的小黑点,“耳朵”没有耳廓、没有听觉,免疫器官也没有发育完全,真正的弱不禁风。熊猫幼崽的存活率较低,20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动物园的大熊猫“京寄”曾在6年内怀过6胎双胞胎和1胎三胞胎,共产15崽,无一带活。

满月

活得过初一,还得熬得过十五。刚出生的熊猫宝宝是粉嫩的肉球,15天左右,宝宝的肩带、四肢、耳朵的皮肤渐渐变黑(据说是为了伪装),稀疏的背毛也变得浓密,30天左右才有个熊猫样。不过,它们在6-7周后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60天后才有听觉,真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到3个月以后

每天都在长大

熊猫妈妈是最好的导师也是最严厉的教练,幼崽先是跟着妈妈学习独立生存的技巧,一岁半到两岁时,熊猫妈妈便会强行让它们离开,独自闯荡世界。反观“圈内”,随着人工繁育种群不断扩大,如何让圈养熊猫保持野性、重返山林,已成为摆在“人类妈妈”面前的重大课题。

放归野外的大熊猫

自1869年阿尔芒·戴维“科学发现大熊猫”至今,正好150周年。150年间,大熊猫从被猎杀到被保护,从圈养到人工繁殖,从“濒危”“易危”;也正是这150年,它从无人知晓一跃成为被地球人疯狂追捧的动物明星,成为动物保护的代言人,改变了动物与人类的历史

150年后的今天,与其说是大熊猫离不开人类,不如说是人类离不开大熊猫

你说,到底是谁离不开谁?

- END -

文 图丨Face

封图 |

参考资料

亨利·尼科尔斯《来自中国的礼物》,2018

胡锦矗《追踪大熊猫的岁月》,2005

王先忠《话说国宝大熊猫》,2005

罗小韵《守护大熊猫》,2008

张志和《熊猫的秘密》,2009

《四川的大熊猫 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2015

刘敏《拒绝“降级”的大熊猫》

相关资讯

大熊猫“性冷淡”?大熊猫都有黑眼圈?你对大熊猫了解多少?

来源:科学辟谣

神州播报丨成都大熊猫基地:男子向大熊猫泼水,被终身禁止进入园区(含熊猫谷)参观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狮子、老虎为什么不敢攻击大熊猫,大熊猫:也不打听我祖先是谁?

被网友戏言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成为老虎、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呢?熊猫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别看熊猫怂,人家祖上是实打实的食肉动物,过去曾经也像老虎、豹子一样凶狠的很,而且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特征。比如: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看

大熊猫有多熊?倔强大熊猫下雨不回家

来源:人民网微博 重播

大熊猫啪啪前,居然要看小电影!终于知道大熊猫为何那么稀有了

2021年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其中有部分是来自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但更多的是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大熊猫生

大熊猫为啥总爱“住”四川?一文读懂大熊猫分布区域的形成和变化

摄影:张志和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苟春近些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无数人喜爱,看熊猫成了来四川必不可少的一项行程。而大熊猫为何总爱在四川“住”呢?记者搜索发现,现生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

4对母子!甘肃拍到8只野生大熊猫,大熊猫增多,会迁徙到邻国吗?

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群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生物种类非常多,例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物种群,在世界都是特有生物了。而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稀缺生物种群,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态系统真的是变好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曾经我们要看到一次稀缺生物是

大熊猫被降级,“失去”国宝地位?湖南湖北会不会出现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不过7月以来,大家对大熊猫的一个“降级”事件引发了热议,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大熊猫已经失去“地位”,会不会连国宝“地位”都保护住了,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呢?确实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如

大熊猫香香回国,乐乐“死因”调查中,那大熊猫丫丫何时能回国?

同样是熊猫租借日本,,为什么唯独香香是顶流?人气比首相还高,备受日本民众追捧?2017年6月12号,熊猫香香出生,呱呱坠地的它全身粉嘟嘟,小小一只躺在毛毯上,一个月后身上的毛发变得黑白分明,体重三斤多,如今五年过去,曾经能双手捧起的小疙瘩,

大熊猫“丫丫”回到北京动物园!熊猫全家福更新,北京动物园已注册熊猫馆图形商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大熊猫“丫丫”已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并得到了园方有针对性地饲养护理、医疗保障及营养健康照料。据悉,“丫丫”回来后,北京动物园现共有11只熊猫。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物园管理处为国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40

大熊猫起源于欧洲?匈牙利发现千万年前熊猫化石,真是熊猫祖先吗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或者说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的野生群落只存在于我国,国人也都非常喜爱这种动物,因此它也是“国宝”动物,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了。我国对大熊猫的关爱与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我国的大熊猫(野生和豢

大熊猫园润被男子泼水 成都熊猫基地:终身禁止其进入园区

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2023年以来,熊猫基地多次发布包括向大熊猫泼水等不文明行为通报,倡

大熊猫绝对是我国的外交专家!外国人到底有多爱熊猫呢?

看看国宝熊猫在国外的衣食住行你就知道歪果仁有多爱熊猫了。先来看看荷兰,当年为了争取到熊猫的租养权,荷兰整整经历三任首相,努力了十六年,堪比申奥!终于在2015年,荷兰国王访华时,获得中国方面的同意,租借两只大熊猫给荷兰15年。把荷兰全国那高

大熊猫玩耍时突然被同伴打了一耳光,引得游客爆笑,网友:求被打熊猫心理阴影面积

据猛犸新闻5月11日报道,近日,重庆的一只大熊猫在与同伴玩耍时突然被对方拍了一巴掌,当场直接懵了,引得观看的游客爆笑。大熊猫被同伴扇巴掌视频中,被扇巴掌后,两只熊都懵了,在原地一动不动。视频截图视频中的这一幕给网友们带来了欢乐。有网友因此调

大熊猫能打赢老虎吗?熊猫最凶狠的一面,咬力强,齿槽无缝对接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山区,野外大熊猫的整体数量并不是很多,截止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为1864只。当然大熊猫还属于保护生物种群,所以才增加到这么多,以前数量更少,如果没有加大保护的话,熊猫甚至可能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睡前故事大全广州白云山资讯网黄龙旅游攻略报喜鸟A股三亚旅游网木地板品牌网今日运城AI人工智能技术网个人社保查询网剑南春股票网上海机场股票小红书资讯网今日威海今日唐山芽庄旅游网
熊猫资讯网-大熊猫,又称为猫熊、食铁兽等,为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国宝”之称。它们是一种温和而童心未泯的动物,拥有独特的黑白外貌和美妙的自然环境。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
熊猫资讯网 wannengyu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