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2:47:04 | 浏览:92
当丫丫和美香一家在国外受委屈的时候,现在的我们可以强硬要求接它们回家,然而把时间倒退百年,却有许多大熊猫生生被西方人杀死抢走,得不到任何保护。
成年熊猫难以驯服,于是被剥皮拆骨做成标本;熊猫妈妈被打死,幼崽被偷走,在异国他乡没能坚持多久,最后尸体也被放进国外的博物馆,永远不能回家。
而在这些国宝的悲惨经历中,有一个美国女人是不得不提的。从中国偷走的大熊猫让她赚得盆满钵满,还被誉为“拯救大熊猫的英雄”,最后的结局却是独自凄惨离世,这就是“熊猫夫人”露丝·哈克尼斯的故事。
最早被外国人知道的大熊猫,其实只是四川山区里、普通村民家的一张黑白色毛皮。
2006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修复上世纪的熊猫皮标本
那是在1869年,那个年代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早就已经从遍布黄金与宝石的“理想之国”,变成了软弱可欺且唾手可得的“肥肉”,中国的一切对于西方人来说都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就连遍布山野的野生动物也是如此。
一位名叫阿尔芒·戴维德的法国传教士兼动物学家,听说了有个叫做四川省的地方,那里山高谷深、丛林密布,藏着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并且很多都是外界从没听说过的。
老年的阿尔芒·戴维德
当时西方世界已经开始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这位传教士跋山涉水从上海去到现在的四川雅安,在宝兴县邓池沟这个小村镇中,担任这里教堂的神父,在传播教义的同时,满心想要去发现从没见过的奇特动物。
现在的邓池沟天主教堂
就是在这个村子里,神父没待多久,就在一位老乡家里看见了一张黑白色的动物毛皮,据说是从附近山林里猎来的,当地人把这种动物叫做“白熊”或者“花熊”。
这当然就是大熊猫的毛皮。当地村民不觉得这“白熊”有多稀奇,可戴维德神父从没见过颜色这么奇特的毛皮。于是在1869年还没过完的时候,他立刻雇佣了当地的猎人,想要进山抓一头活的“白熊”送回法国。
那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朝末期,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根本不知道在这里很常见的“白熊”有多珍贵,既然有人付钱,那抓就抓呗。
猎人的确给神父抓到了一头活的“白熊”,只可惜当时技术条件太差,也不了解这种动物的习性,刚离开四川没多久,这头熊就死在了半路。没办法,戴维德神父只能把它的皮剥下来,处理好了做成标本送回法国。
被做成标本的大熊猫皮毛和骨头
标本展出之后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多探险家、科学家都想要挑战不可能,摩拳擦掌发誓一定带一头活的“白熊”回来,于是蜂拥向了湿热的四川盆地。
1911年去敦煌盗宝的日本探险队与当地人合照
那是在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前了,就算是当时最发达的国家也没有什么保护动物的概念,这些西方人抬着猎枪就闯进了丛林。假如带回活的“白熊”太难,那带几张皮和骨架之类的纪念品回国,也是很有意义的嘛。
这些人里不仅包括了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位美国的探险家,而“熊猫夫人”之所以会来到中国,正是因为这名探险家。
罗斯福总统和他的两个儿子
戴维德神父发现大熊猫之后,时间来到了1934年,这一年,有位名叫比尔·哈克尼斯的美国探险家娶了个老婆,这就是露丝·哈克尼斯。
两年后的1936年,前往中国的比尔一直没找到大熊猫,却在上海因病去世,露丝作为遗孀,在同年10月20日来到了中国。给丈夫处理好后事,她并没有忘记丈夫的遗愿,于是出钱凑齐了一个19人的探险队,前往四川汶川地区寻找大熊猫。
因为语言不通,露丝找了一个华人向导。这位向导名叫杨帝泽,也是个传奇人物,并且和大熊猫挺有缘。
杨帝泽是美籍华裔,也是早期的共青团团员,他爷爷是孙中山亲哥哥的同乡,而他早年在武汉学习的时候,班主任是刘少奇。杨帝泽一生中参与过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行军走过大约18万公里的路,34次越过太平洋。
1928年他被中国外交部聘任为驻美联络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后来受托前往西藏采集珍稀动物标本,并在1928年成功找到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大熊猫标本。
杨帝泽在上世纪20年代登顶贡嘎山,并在峰顶插上了中国国旗(拍摄于海拔5800米处)
露丝的探险队在汶川发现了一头成年大熊猫,可惜没能活捉。枪声惊跑了这头大熊猫,就在露丝觉得失败了的时候,探险队在旁边的树洞里找到了一只刚出生三个月左右的小幼崽。
露丝喜出望外,她认为这只小幼崽是雌性,为了感谢杨帝泽和他妻子的帮助,就用他妻子的名字给这只小幼崽命名,叫做“苏琳”。
杨帝泽(左)和妻子杨苏琳(中),弟弟杨帝霖(右)
找到了活的大熊猫,下一步当然是要把它带回美国。
只不过那个年代太过特殊和混乱,虽然当时的民国政府严禁任何人将中国的活体野生动物带出国境,但终究国力软弱,在露丝联系美国政府向中国施压之后,不得已给她开具了一张动物出入境许可证,让她成功将苏琳带去了美国。
后来再看那张出入境许可证,完全就是小苏琳的催命符,而在证件上,苏琳只是一条“形状奇异的哈巴狗”。
第一只活着的大熊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露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名誉。人们认为她把这么奇特的动物带到文明社会,是在拯救大熊猫。他们说能够将猎物活着带回来的,才是真正的勇士,把她称为英雄。
然而,没有人去真的在乎幼小的苏琳要吃些什么,离开母亲和家乡之后,她靠着露丝自带的一个玻璃奶瓶和牛奶,坚强活了下来。
对于它的坚强,露丝非常开心。她向外界开价2万美金,希望苏琳能给自己赚一笔大钱,不过这价格在当年实在太高,最后经过讨价还价,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以14000美金得到了小苏琳。
上世纪被送到西方的大熊猫
小苏琳在去到动物园的前三个月里就吸引了32万名游客,但是因为食物和气候都不适应,它的状态越来越差,勉强长到了1岁左右。
眼看苏琳日渐虚弱,1937年,露丝放话说要再去一次中国,为了苏琳捉一头雄性大熊猫回来,好让它留下自己的后代。
小苏琳的照片
1937年,第一只被带到美国的活体大熊猫苏琳已经非常虚弱了,因为当时的美国人不知道它吃什么,每天就给它喂煮熟的胡萝卜和菜叶子,这逐渐把刚满1岁的苏琳向死亡逼近。
而那个把苏琳偷到美国的“熊猫夫人”露丝,在万众瞩目下再次启程来到了中国,故技重施雇佣了向导和探险队,走进四川的山林中。
这次她的向导叫杨帝霖(一说叫杨坤廷),是上一次向导杨帝泽的亲弟弟,带着她在深山里转悠,最后终于抓到一只即将成年的大熊猫,露丝认为它还是雌性的,给它起名叫“梅梅”。
苏琳和梅梅在动物园相遇
至于为什么没能抓到一只雄性大熊猫,是因为在探险队这次遇上的所有大熊猫中,只有梅梅年纪最小,能让他们活捉。
而其它大熊猫都是已经成年的,对人类非常不友好,露丝和她的探险队,不得已只能杀了这些无法活捉的大熊猫,包括梅梅的母亲。
露丝把梅梅带回美国,再一次引起人们对大熊猫的狂热追捧,动物园需要熊猫,厂家推出和熊猫有关的商品,一场“熊猫热”从美国席卷到欧洲,但没能拯救远在异国他乡的苏琳和梅梅。
现在外国人依然很爱大熊猫(图为旅居俄罗斯的如意过生日)
1938年,不满两岁的苏琳夭折;1942年,梅梅也去世了。它们的死因说法不一,不过在解剖之后才发现,苏琳和梅梅都是雄性大熊猫。
从大卫神父带回欧洲的熊猫毛皮标本,到露丝想方设法都要偷偷送回美国的两头大熊猫,都让人看到了大熊猫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许多人前赴后继跑到四川山里,也想要获得一头大熊猫。
但成年大熊猫毕竟是体重能达到100公斤以上、还拥有锋利爪子和一身蛮力的熊科动物,它们对人类非常警惕,想要活捉就不简单,更难的是捉到之后活着把它们运出国。
不过,只要多试验几次,总能找到方法。于是在1936年到1941年间,美国人把9只活着的熊猫偷了回去。另一边的欧洲同样狂热,有个叫做丹吉尔的英国人,被人称作“熊猫王”,从1936—1938年,他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熊猫王”丹吉尔和他买来的大熊猫(修复后的老照片)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更多没能被活捉、活捉后也没撑下来的大熊猫,就连尸体也不知道被丢到了哪里。
那个年代正是中国近代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无力保护国宝,本就数量不多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在经历了毫无克制的盗猎甚至于屠杀之后,在国外名声大振,而在国内却数量锐减到差点灭绝。
国外博物馆里的大熊猫标本
一直到我们撑过了二战之后,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捕猎活动,后来用“熊猫外交”宣传了国家的文化和形象,更是把大熊猫确立为国宝大力保护,到今天我们才能直接要求把丫丫和美香一家尽快接回国。
而那位第一次把活的熊猫带到美国的“熊猫夫人”露丝,或许是苏琳的死让她太过伤心,她这一生没有再来到中国。梅梅死后她写了一本名为《夫人和熊猫》的书,最后用大熊猫赚了一笔稿费,渐渐变得无人在意。
194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处便宜旅馆里,谁也不知道47岁的露丝经历了什么,她已经穷到交不起房费。她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因为酗酒而溺死在浴缸里的讣告。
来源:科学辟谣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于今天(5月30日)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通报称,2023年5月29日,吕某某(男,30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一大熊猫泼矿泉水。
被网友戏言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为什么没有成为老虎、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呢?熊猫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别看熊猫怂,人家祖上是实打实的食肉动物,过去曾经也像老虎、豹子一样凶狠的很,而且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特征。比如:大熊猫在吃竹子的时候,看
来源:人民网微博 重播
2021年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其中有部分是来自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但更多的是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大熊猫生
摄影:张志和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苟春近些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无数人喜爱,看熊猫成了来四川必不可少的一项行程。而大熊猫为何总爱在四川“住”呢?记者搜索发现,现生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六大
我国是全球生物种群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生物种类非常多,例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物种群,在世界都是特有生物了。而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稀缺生物种群,让不少人看到了生态系统真的是变好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曾经我们要看到一次稀缺生物是
大熊猫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了,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宝,不过7月以来,大家对大熊猫的一个“降级”事件引发了热议,甚至很多人都在担心,大熊猫已经失去“地位”,会不会连国宝“地位”都保护住了,会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呢?确实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如
同样是熊猫租借日本,,为什么唯独香香是顶流?人气比首相还高,备受日本民众追捧?2017年6月12号,熊猫香香出生,呱呱坠地的它全身粉嘟嘟,小小一只躺在毛毯上,一个月后身上的毛发变得黑白分明,体重三斤多,如今五年过去,曾经能双手捧起的小疙瘩,
当丫丫和美香一家在国外受委屈的时候,现在的我们可以强硬要求接它们回家,然而把时间倒退百年,却有许多大熊猫生生被西方人杀死抢走,得不到任何保护。成年熊猫难以驯服,于是被剥皮拆骨做成标本;熊猫妈妈被打死,幼崽被偷走,在异国他乡没能坚持多久,最后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在以大熊猫为原型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之际,美国一些媒体和政客一唱一和又盯上大熊猫了。“50年后,一些人质疑美中‘熊猫外交’价值,”美国《纽约时报》13日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开篇先回顾起50年前的2月,中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大熊猫“丫丫”已回到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并得到了园方有针对性地饲养护理、医疗保障及营养健康照料。据悉,“丫丫”回来后,北京动物园现共有11只熊猫。天眼查App显示,北京动物园管理处为国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4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或者说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的野生群落只存在于我国,国人也都非常喜爱这种动物,因此它也是“国宝”动物,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了。我国对大熊猫的关爱与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我国的大熊猫(野生和豢
熊猫“YY”终于要回国了。一张张骨瘦嶙峋的熊猫照片触目惊心,很多国人甚至亲自去美国看望YY。如今,北京动物园将派兽医和饲养员于下周抵美,护理并护送熊猫“丫丫”回国。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牵动亿万国人的心,这恐怕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享受不到的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是由于大熊猫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虽然前段时间才被“降级”,从“濒危”变为“易危”,这意味着它们的数量达到了更多的水平线,但它们的数量仍然不容乐观。对于一些国外的朋友来说,想要见到一眼萌萌的熊猫,那真的是比登